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是由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009年3月2日提出,经由国务院批准的,于2009年5月12日正式执行。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目的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早在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就设立了“国际减灾日”,时间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其目的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影响之大,损失之多,举世震惊。通过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活动
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2009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将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借助这项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同时,每年的5月12日也为国际护士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伟大的白衣天使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一并向我们可爱的、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们道一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