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节”、“正月半”、“灯节”、“元宵节”。“元宵似大年”,是春节活动的最高潮,也是春节活动的结束。旧时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灯火彻夜通明,民间有“三十晚上的火(旺火),十五晚上的灯”之说,厅堂、卧房、厨房、谷仓、牛栏、猪、羊圈、花果树旁,甚至厕所都要点上灯火,通宵不灭,谓之“照蚁虫老鼠虚耗”。旧时,从正月十三日开始,富裕人家就开始点烛(俗称“发烛”),直到十五日夜,灯火不断。
旧时江西各地元宵节的花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鳌山灯、蛤蚌灯、车灯、船灯、采茶灯、马灯、桥灯等。如在南昌,有举板凳灯之俗,人们将二三只内燃蜡烛的灯笼绑在一块木板(或板凳)上,再把板连接在一起,每一木板由一人举着,首尾两端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参与游行起舞。它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由100条节毛竹组成,每节毛竹上插有小山竹制成的各式灯笼,十分好看。
江西崇仁县航埠、沙堤、六家桥、河上、东来、三山等乡,一些大族村落也存在“举条灯”习俗,人们用一条长约5尺的木板,两端挖孔,板上缀4 ~6个方(圆)形灯笼,内燃蜡烛,每人肩负一条,用木棒把两条板灯的孔洞互相连结,首尾另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像一条红色透明的长龙。长的条灯达数百米,约有四五百条板灯,晚上行进在田墩上,蜿蜒曲折,伴以鼓乐齐鸣,鞭爆喧天,有如金龙出岫,蔚为壮观。农村每年出灯,颇为隆重,争先恐后,戒律甚多,当晚齐备酒肴,宴请前来观灯的亲友。
在龙南、寻乌等县,人们盛舞香火龙,即在用稻草扎成的每节龙身上插满燃着的线香,配上鼓乐,挨户舞龙朝拜,各家各户纷纷取下原插的香,换上新燃的香,以求吉利。
在南康、大余诸县还有舞“青菜龙”的习俗,即在大菜(芥菜)芯中插上香火,在野外狂舞,意在去灾免祸,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在瑞金、兴国等县,当晚举行“烧花”表演,龙灯队队员头戴箬笠,赤身鱼贯穿行于高台之上,顷刻间鞭炮炸响,焰火四溅,极其紧张热烈。
在崇义县城,会举行“九狮聚会”、“扮故事”游戏等。
铅山:初六、七日后,城乡各处为庆贺元宵。有龙灯、马灯、双龙灯,偿彩镂金,颇极华丽,观者如堵墙。至巨室大家,辄进去幡绕片时,赠送与否,听从主便。紫溪一带,又有桥灯。以板为底,其上劈竹为缨,扎成龙首、龙尾,剪彩笺为鳞攒贴之,中间杂以亭台、人物、花鸟等类,各家分制,争奇竞巧,联缀而成全龙,形似长桥,故名。河口镇更有采茶灯,以秀丽童男女扮成戏出,饰以艳服,唱“采茶歌”,亦足娱耳悦目。
靖安:十二日,各庙起鳌山,乡落游烛龙于社,联袂骈肩,士女云集。“上元”,剪纸帷灯,挂于祖茔,曰“送灯”。宵则舂米溲团,染彩色,盛盂拌以奉祖先,曰“谷堆”,寓百谷丰稔之意。点地灯以“照耗”,合室饮团圆酒。宵深,用酒果、糗糍以迎社,俗以灶神为奏善司命,老妇之祭倍拳拳云。十六日,各燔薪于厅事,祓除不祥,呼为“踏胜”。新春胜景,至是乃始告罢。落灯风过,傩神出市,黄金四目,犹然《周礼》之遗。
抚州:元宵,以篷箬结棚,通衢作灯市,游人往来达曙。灯有鳌山、绣球、走马、窠菜等名,皆刻饰楮帛,或琉璃、鱼魫、竹丝、菩提叶等为之。四周悬带,尤极精丽。往时有张一灯费一金者。南丰县装成大架肩舆而迎之,费尤甚。故家子弟稍知书者,作灯谜,猜破多者为奇胜。沿街烟火燎明。有作架者,植巨木,悬十余层,设机,火至药发,光怪百出,若龙蛇飞走,帘幕星斗,人物花果之类,璨然若神。
万安:元旦至望日,谓之元宵。悬所画神舟,日间祀以牲醴,曰“叩神”。夜间群执歌本曼声唱之,曰“唱船”;持桡执旗回旋走,曰“划船”;每次加吉祥语,曰“赞船”;金鼓爆竹之声不绝于耳,既乃饮而罢。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游行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尤莫盛于城内之儿郎灯,每一神护灯,鼓吹者辄数十人。百嘉则有男船、女船之分,装女船者不载头面,扮以杂戏,观者若狂。东村郭氏于十五夜放花架,其架数层,皆系花本,以药线灼火引之,自下而上,有门处自开,有烛处自燃,花三珠错,令人目不给赏。十七都之叶塘、二十四都之金滩亦间有之。少年扮灯者,或擎而为龙,或跨而为马,每到一村,先至神舟所,曰“参神”。罢之日,绕村一周,然后焚灯卸装,曰“收摄”。其神舟则于十六日送之,是夜以静寂为吉兆。十六日,城东伏虎庙以康王神头而装戴,坐虎皮桥,以赖爷神头面装戴,跨马,手执弓弹出游;又装龙船,疾趋前导,经过之处香花满路,亦曰“收摄”。
井冈山:上元,城中好事者制一大船灯,彩纸装饰,舁游街市,今废。但各村仍事“上元”神,谓之“神船”。自朔至十六日送神,各家作椒羹,蒸馅果饮食。十六日,各家以牲醴送神江浒,归家散肉饮馂,仍以送姻戚,名曰“送灶”。
除闹花灯外,有的地方如峡江、都昌、分宜、南丰、南康等乡村还会举行游神逐瘟、驱疫、禳灾仪式活动,以保来年平安幸福。此活动大都以宗族为单位,进行挨家挨户串门驱疫活动,有时会涉及其他村落同宗人群,活动中有一定的次序、仪式规定,如果没遵守则会引发争端甚至诉讼。有的地方还要放“焰火”。在广大农村,人们也有在这天去祖坟扫墓点灯燃烛的习俗。
分宜:元宵合飨,谓之“烧门神纸”。上元张灯,自十三日至元宵日,城市向分五保,各保有龙狮鱼凤花灯,钲锽导引,游行街衢,及政府机关庆贺新年,迎以喜爆,声喧隆隆,烟雾缈缈,非常热闹,街市亦如之。唯乡村则入祠及家,与以钱包,谓之“代蜡”,俗云“闹元宵”。又有乡境不涓吉者,按户排二三人出灯,大锣大鼓游行十里外,以逐瘟疫,谓之“太平灯”。若逢岁旱亦有出秆龙灯,以祈雨者。“元宵”夜,妇人入田中摘芸豆芯与豆芽,大小合食,名曰“炒青”,此家乡之风味。又于窗户暗室均点蜡烛,名曰“照虚耗”。是日,烧门上花钱纸送天神。谚云:“烧了门钱纸,男谋事业女钻鞋底。”
在过去,如南昌、瑞金、南康等地还有妇女“摸青”、“偷青”之俗。天黑后,各自出去或几个结伙一起去附近菜园,不问园主,随手扯掐几把蒜苗或香菜之类的青菜,拿回家煮茶或煮汤喝,南康县则在菜中插以烛,沿街擎照,以图清吉和吉祥,特别是未生男孩的人家,认为“偷青”之后可以生儿子。这种行为一般不会被责骂,也有的地方认为挨骂后可以免除一年灾祸。在宜春一些地方,遇有未生子之家,族邻于这天送菜园门到其家房内烧掉,以祈祝能生子。
另外,在一些地方(如乐平、萍乡、宜春、高安、上高、崇仁等地),农家妇女在十五日晚上常于灶前迎筲箕神(或称紫姑神、厕姑神等),并向神占卜生育和休咎情况。在新余乡间,元宵夜各家锅内点燃“三花灯”,谓之“给灶神做生日”,同时,燃支蜡烛放在楼上,俗称“照寒毛老鼠”,口里念:“寒毛老鼠照出洞,尖嘴老鼠照上山,金银财宝滚进间。”
此外,还有一些仅是在一个或数个村落之间流行的较小范围的地方习俗,如安义县石鼻镇赤岗村的堎背村落和燕坊村的安家村落,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还会举行“火灯会”,延承至今。当日下午,人们开始在村坪燃烧一堆大火,柴火中央放着9 ~ 11块青砖,一直燃烧到晚上零时。进入零时,村民来到火堆旁,由提前做好准备的表演者打赤脚在被柴火烧得鲜红的“火砖”(青砖)上欢呼雀跃,这时全村鸣爆竹、敲锣打鼓,人们齐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互致恭贺,历时一小时完毕,亦称“踩火砖”。
过完元宵,年就过完了。第二天,各地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拆除如供桌等一切新年摆设,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除茶灯外其他一概烧掉,来年新扎,称为“烧花架”,或曰“谢灯”,并烧掉大门框前贴的“进钱”,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民间有“吃了元宵酒,各事都动手”、“火烧门前纸,各人寻生计”等之说,宣示新年的结束。
但在实际闹元宵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地区民众在十五日之前就已开始举行了,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初十日(如九江等地),有的在十三日(如乐平、萍乡、分宜等地),有的在十一日(如安义、高安等地),有的在十二日(如德安、余干、靖安、奉新等地),最早的铅山县从初六、七日后就开始了,等等。另外,各地闹元宵活动的结束时间也存在差异,有的在十五日(如南昌、安义、分宜、高安等地),有的在十六日(如萍乡、宜春、靖安等地),有的在十八日(如乐平等地),有的在二十二日(如德安等地),有的则要到月底(如吉安等地),等等。
在吉安等地,古时将正月十六到二月初一称为“下元宵”,人们在这些日子里会继续举行“元宵”期间的一些活动仪式,称为“闹下元宵”。乡村多有赛神会宴,里人用彩色画纸船,请道士昼夜唱禳灾纳福之词。日午,抬着福主、财神菩萨,举着彩旗,敲锣打鼓,走村游街;晚上,点鳌鱼灯,至月终才结束。此俗在明朝正德年间已废除。
另外,南昌、余干等地民众还会根据花灯、路烛的颜色占卜来年的雨水和农业丰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