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旧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农村特别看重这个节日,迷信的说法,进了腊月处处都有神。话要拣吉利的说,事要挑好的做。同时开始作过年的准备,叫“办年”。平时隔日或隔多日一集,过了腊月二十,就变成天天集,叫“乱市”。到二十六七,家家都蒸馒头,足够吃十多天,还蒸几个大馒头,里面放些枣,留到二月二才吃。到二十八九,剁扁食馅子、炒花生、炸炸果,以备待客和过节食用。年办齐就大扫除,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总之新年将到,皆大欢喜。“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妈妈要条棉毛巾,老头子要顶新毡帽”。
春节的准备工作一直到年三十上午,贴上春联,方告结束。这时年已到了,旧社会讨债的也不许进门逼债。
除夕中午各家都吃扁食,晚上,各户门前都放一横棍,叫“拦门棍”,说拦着金银财宝,不向外流。院中放供桌,牌位上写“天地神之位”或“天地君亲师之位”,摆上供菜,点上大把子香,全家行跪拜礼。另外,每一门前都送香,门两旁一边一柱,燃完再添,灶君前三柱,燃完不添。晚上给小孩“压岁钱”,有人通宵不睡,叫“守岁”。
新年初一黎明前,家家放鞭炮,以除不祥。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向长辈拜年,各家把准备好的糖、花生等,拿来侍客小孩勒花兜肚,每到一家,照例向兜肚内添些糖、花生等,即使平时有意见,只要是长辈,也得登门拜年。否则大家批评“不能敬老。”邻人相遇,不是“见面发财”,就是“恭喜恭喜”!
年初一的早餐是素扁食,说一年的头一天头一顿,要吃斋。按旧习惯,从初一到初五都不干活,初三第一餐吃扁食,初四第一餐吃面条,俗传“初三的扁食,初四的汤,一年粮食打满仓”。初七、初八、初九妇女也不干活,说“七不动针八不拔,初九动针打犁铧”。从初一开始拜年,一直要拜到初五、初六,俗传“初一初二拜户族,初二初三拜舅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初四初五拜姑姑”。到时候不去要见怪。再迟了,也不受欢迎,因为待客的菜吃完了。俗传:“拜年拜到初五六,又有馒头又有肉,拜年拜到初七八,扯着胳膊向外拉”。
新中国建立后,贴灶君,跪拜礼,渐次废除,瞧亲戚如旧,吃食花样更多,春联的内容换成新的词句,各级政府利用这个节日慰问军烈属。
元宵节(上元节):旧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旧时前后三天。本县是杂粮区,不产稻,吃汤圆的较少,耍灯是普遍的。
元宵节,家家忙着用面蒸成灯,中间留一窝窝,可以放油,用火柴杆缠棉絮做成灯芯,即能点燃。通常按家中人口,一人一盏,另外蒸有龙灯,做成龙形,头上有窝窝,可以放油,点后放在粮褶上,点毕留待二月二吃。有的蒸成十二月灯,灯边捏一记号。一月一捏,点后,那一月灯燃得旺,认为那月运气好。小孩多玩灯笼,花样繁多,鱼形的、莲花形的等等。天一黑,成群结队的儿童,各挑着灯,互相比赛。另外有焰火、花筒,集镇、城市中还玩旱船、耍狮子、踩高跷、猜灯迷等活动。
二月二 农村多以这天为准备春耕的开始。早晨起来先围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中和晒场上,围成仓形,中间埋点粮食,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另外有炸玉米花、炒糖豆、蒸角子的习惯,春节蒸的大馒头,正月十五蒸的龙灯也在这天食用。农民这一天不干活,俗语说“二月二,不干活,蹶着腚,吃大馍”。
清明 本县一向把寒食节与清明合过,统称清明。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没有一定日期。一般清明前几天,家家给先人扫墓、添坟、烧纸箔等,说是给死者送钱。现在机关团体、中小学生都给烈士扫墓献花圈,追念先烈功绩。这天家家门旁插柳、吃鸡蛋,传说春秋时介子推,这天被烧死在绵山,所以不动烟火。
端午节(旧历五月五日) 又叫端阳节。传说这一天,楚国屈原,自溺于汨罗江而死,为纪念他,大家把棕子投入河中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体,相沿成此俗。流传这天早上日未出时,把艾割下,治病比平日好,这天灸病能除病根的说法。女孩有的把艾带在辫子上,家家门上都插艾。俗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并说小孩用五色线,缠在手脖上,可长命,以后扔在河中可变蛇。喝雄黄酒,嘴角、耳边涂雄黄能避瘟疫。用香料缝香包佩带身上,可防毒虫近身。
旧历七月七 传说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一年一次相会,免不了伤心痛哭,是一个下雨的日子。晚上女孩在庭院摆上瓜果,向织女乞巧,也叫“乞巧节”。
中秋节 旧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节前准备水果、月饼等,亲友间互相赠送,身在外地的人,也回家团圆。晚上有吃酒赏月庆丰收的习惯。
重阳节 也叫“重九”,文人向有持蟹赏菊、登高赋诗的习惯,或相约到野外会餐。
旧历十月一 是鬼节,天气渐冷,买纸糊成寒衣,到先人坟上烧,叫送寒衣,后只烧纸。
腊八 即旧历十二月初八,这天都吃腊八粥,即用八样东西,煮成稀饭。吃腊八粥时,门前宅后如有枣树,便向枣树身上涂些腊八粥,说来年多结枣子。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日”,叠糖时在灶君前放几块糖,把灶君撕下焚烧,叫送灶君上天,希望灶君“上天言好事”。旧时官家是二十三日祭灶,民家是二十四日祭灶,俗称“官三民四”。民国后己没有这个区别了,现已废。
新节日
新节日大都是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规定的全民节日,都以阳历时间为准。5月1日国际劳动节放假1天,10月1日国庆节放假2天,元月1日元旦放假1天,届时各机关、单位均组织贴标语,开会或搭彩门、挂彩灯、插彩旗等庆祝活动。乡间也渐次在这些节假日改善伙食,办理婚嫁喜事。另外,3月8日国际妇女节(女职工放假半天),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小学及幼儿园放假1天),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8月1日建军节等节日,一般只在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当中庆祝,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大部于节日前1天贴出标语,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