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积石山的大寺沟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窟始建于西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都有修复与扩建,现存(2012年)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
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
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现代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炳灵寺石窟现存(2012年)洞窟34个,龛149个;石雕像694身,泥塑像82身;洞窟形式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近似,但佛龛多作覆钵式塔形,为别处少见;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为此处最早的纪年。
七、响堂寺石窟
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西南部。它最初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现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
两寺相距15公里,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
响堂寺石窟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南北响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光辉灿烂的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我国雕刻、绘画、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
北响堂有九座石窟,分南北中三组,每组都有一个大石窟。第七石窟是最大的一个,俗称“大佛洞”。这个洞窟规模宏大雄伟,雕刻精巧,菩萨笑貌如生,飞天欢乐多姿,衣纹密集而富有装饰性,给人以薄纱透体之感,为北齐艺术之杰作。
窟内有一尊大佛,高3.5米,盘腿坐在莲花台上,面目慈祥,薄衣贴身,几条凹下的雕衣纹线,贯穿全身。雕刻刀法圆润有力,清晰流畅。周壁刻有16个大型浮屠塔式列龛,龛顶以火焰宝珠为塔刹,气势煊赫,造型精美,为装饰图案中的珍品。
窟内的墙壁上还有几排似乎没有刻完的小佛浮雕。北齐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20多年,看来,是没来得及完成这一窟的雕刻。这座石窟最能代表北齐风格。它宽13.3米,深12.5米,基本上是正方形。
洞内有宽大的中心石柱和洞顶相连。洞窟保存了印度的营造法式。中心柱上三面都是佛龛,这是北齐石窟艺术的特点。北齐之前的不少雕刻,石窟中心柱四面是佛龛。此外,那时雕像人体瘦削,不像北齐这样丰满。北响堂也有明代开凿的石窟,这时的雕刻人体肥胖笨拙,衣纹线条干涩呆板,完全失去了北齐舒展流畅的风格。
明代末年距今只有300多年,而北齐距今已有1400多年。明代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辽阔的国土,充足的人力,而北齐只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国,财力人力都远远不能与明代相比。
但是北齐的雕刻艺术水平却比明代高得多。可以说,响堂石窟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北响堂有一座石窟,外面石壁上还留有木构亭阁建筑,红柱灰瓦,背依山壁。但有些雕刻已经残缺不全。因为历史悠久,历代都有破损。看着一座座石窟,当年工匠们的刀光斧影仿佛历历在目。
南响堂寺有石窟七座,随山势营造,分上下两层。下层“华严”和“般若”两洞形为支梯,中有方柱,后壁下凿有通道,以便礼佛时通行。龛内佛像虽遭破坏,但洞壁上佛典经文仍清晰可辨。
据记载,这些佛经有的历刻四年之久,字体方正,结构浑朴,笔力雄健刚劲,是研究书法演变的珍贵文物。由洞前的“之”字形石阶向上走去,为二层五窟,这五窟中“千佛洞”最为壮观。洞内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为“千佛洞”。
窟内三壁龛,各龛均有一佛和两罗汉两菩萨五尊像,左面坐佛两足踏在从狮子口中吐出的双头莲花上,颇为新颖别致。窟内释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圆润,嘴唇微微上翘,长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详。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窟顶部的伎乐、飞天,雕刻精巧,裙带飘逸,姿容妩媚,有的手弹竖箜篌或圆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横笛,形象颇为生动。
八、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维吾尔语:qizil ming ?y),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石窟共有236窟,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qiu ci)国的文化遗存。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阵东南 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 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 , 东距库车县城约 69千米。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 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 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 ;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
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根据导游的介绍,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 “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
九、巩县石窟寺
中国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县孝义镇东北九公里的寺湾村东。创建于北魏, 原名希玄寺。据唐龙朔二年 (662)《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在此创建伽蓝。
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载:“自后魏宣武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嗣后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唐等各代相继增凿龛像,历经四百多年。现存石窟前的木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修。寺南临洛水,背依大力山。
山的上部为厚4.50米的黄土层,下为岩石层,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开凿在岩石层上。现有主要洞窟 5个,千佛龛 1个,摩崖造像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总计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 186则。造像题记包括北魏3则、东西魏10则、北齐29则、北周2则、唐代85则、宋代 2则、时代不详的30则。
巩县石窟具有布局严整、内容丰富、雕饰精备、设计统一等特点,是中原地区的一处重要佛教石窟。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洞窟皆南向平列。分为东、中、西 3个区。
第1、2窟为西区,第 3、4、5窟为东区,在 2窟和 3窟之间长约27米的岩壁中段,1977年清除积土,发现40个小龛,划为中区。窟的外壁均有摩崖雕像。5个窟平面均近正方形。第 1、2、3、4窟为有中心柱的塔庙窟,第5窟为无中心柱的佛殿窟。其中第 2窟仅凿出窟的雏形即中辍。
5个洞窟中以第 1窟最大。长、宽各6.5米,高6米。开凿时间也最早,相当北魏孝明帝时期;第5窟最小,长、宽各3.2米,高3米,开凿时间也最晚,约当北魏末年。各窟门外两侧多雕有高大的力士像,窟内中心柱四面及四壁雕释迦多宝、维摩文殊、三世佛和千佛等。壁脚刻神王、怪兽、伎乐,姿态各异,造像面型方圆,表情宁静,衣纹简洁疏朗。
窟顶平棊饰精致的忍冬纹和莲花化生。第 5窟平顶中心雕一盛开莲花,四周围绕六体飞天并填以各种装饰图案,十分华丽。在第 1、3、4 窟门内两侧都雕有“礼佛图”的供养行列,其中以第 1窟“礼佛图”浮雕最为精美,东面的 3幅是以男像为首的供养人像,西边是以女像为首的供养人像,各以僧尼为前导,侍从环拱,伞扇杂陈,作行进状,场面盛大,仪容肃穆,真实反映了北魏统治阶级的出行情形与宗教活动。多幅“礼佛图”的雕造,构成巩县石窟的一个特色。
在石窟群的最东边,还有个唐乾封年间(666~668)开凿的千佛龛,高 1.5米,宽2.12米。龛口两侧刻二天王,龛内中间刻 1尊较大的优填王倚坐式像和造像记,其余各壁均刻排列整齐的小佛,共 999尊,加上中间的倚坐像,恰为1000尊,俗称千佛洞。为研究初唐雕刻的重要资料。
巩县石窟的主要洞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上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造遗风,简雅洗练,成为北魏晚期风格的典型,而且还孕育着北齐、隋代雕刻艺术的萌芽,在中国古代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各窟被盗严重。第 3、4、5窟及千佛龛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内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护房。1973年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石窟寺进行了全面化学合剂技术粘接、勾缝、修补。另外还修建了大型排水沟,扩建围墙和其他建筑。1954年起由石窟寺小学负责保护。1987年建立巩县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十、柏孜克里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在历经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是研究回鹘文化艺术的宝库。柏孜克里克,维语"山腰"之意,突厥语为"装饰绘画"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宁戎窟寺,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南距高昌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共有洞窟 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达12o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至公元13世纪未,由于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使得当地的佛教渐衰,千佛洞也随之败落。
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
洞窟内的壁画大部分残毁,现存的大部分壁画,虽满目疮痍,经过无数次掠夺,但劫后遗存的局部艺术品仍不失光彩,反映出古代回鹘画既和敦煌壁画一样大量地运用富于变化的手法,又发扬了新疆传统的凹凸晕染法技艺,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另外,千佛洞的建筑艺术也极有历史价值,受到世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残存部分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士变”、“举哀图”、“地狱变”、“小忽雷”等。洞窟建设与艺术创作历经唐、五代、宋、元,时间长达7 个世纪。
数量最多、最富特色的是以大型立佛为中心的"佛本行经" 变故事画。《涅磐经》变中的举哀弟子和举哀比丘图, 形象生动,富有个性,是一幅难得的艺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