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放山习俗是在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据《太平御览》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长白山一带已经有采挖人参的活动。长白山区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原始森林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要在野兽出没的丛林里生存并找到野山参,须经历各种艰难和危险的考研。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放山人的实践,总结提炼,交流借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等构成的放山人自觉遵守的独特的民间风俗,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
放山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放山习俗中的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中国各民族古老的习俗中,这样历经千年而至今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并不多见。
长白山人参放山习俗的基本内容如下:
拉帮: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进山:入长白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后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场地,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以备居住。寻找人参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了人参,就要大声喊:“棒槌!”,这叫“喊山”。把头接问“什么货?”发现人瞅准以后就要立即回答,说出几品叶(识别人参年份的简单的方法)。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这叫“接山”。
抬棒槌:抬棒槌就是挖参,发现人参喊山之后,把头先用拴有铜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人参生长在茂密的草丛中,拴上红绳是为了醒目,便于识别。拴完红绳以后,把头要在人参周围的地上画一米见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个人用的索拔棍,称之为“固宝”。其他人点燃蒿草熏蚊虫,以便把头集中精力挖参。
打参包子:参挖出来后用苔藓、桦树叶、掺上一些原土,把人参包起来,外面再包上大块的桦树皮,用楸树皮打成“参包子”。
挖完参要砍“兆头”,即由把头在附近选一棵红松树,朝着挖参的方向,从树干上剥下一块树皮后,在白茬树干上用刀刻杠。放山的人数刻在左边,有几个人就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是几品叶参,几品叶就刻几道杠。这是为了使大家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挖过人参,是人参生长区。
放山人自觉遵守一条重要的行规:“抬大留小”。小人参不挖,即使是遇到成堆成片的人参(五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叫“片”,六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叫“堆”),小的也要留下,待其长大留给后人挖。跑红头(八月上旬参籽熟红了的季节)的时候,抬棒槌时要把成熟的参籽儿撒播到土里,长出参来留给后人。
古老的长白山人参采挖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长白山放山习俗的基本特征:
1、具有民族文化相融的多源性特征。长白山放山习俗源于满族先祖靺鞨人和女真人。至少一千多年前,靺鞨和女真人便在居住的长白山采挖野山参。在长白山挖参,把汉族文化同满族文化有机相融,使放山习俗更加完整丰满。
2、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特征。长白山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特有的习俗,对长白山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与长白山的历史和传统联系紧密,反映了吉林文化传承的特点和风格。
3、具有传奇性特征。山神老把头孙良的传说本身就是传奇故事,无数放山人的亲身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
4、具有传承性特征。放山习俗的形成历经千年,完全是靠一代代的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至今。
5、具有科学性特征。长白山放山习俗本身包括实用的传统技能。从专用器具、放山场地的选择、森林中方向辨别,到放山人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充满着科学原理。
长白山放山习俗的主要价值:
具有多种特征的长白山放山习俗,在整个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长白山区的优秀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理念的遗存。其价值主要有两点:
1、学术价值。人参文化起源于放山。放山习俗历史悠久,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民族其他传统习俗中实属罕见,近年来己经引起国际上的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发掘、抢救和保护长白山区特有的放山习俗,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
2、实用价值。在中国各民族古老的习俗中,像放山习俗这样历经千年而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并不多见。发掘、抢救、保护放山习俗,对长白山区及到全国的现代化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6月,长白山采参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