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风筝节-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11-20
柬埔寨风筝节

制作风筝和放风筝活动在柬埔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扶南时期,风筝就随着中柬两国的商贸活动传人了柬埔寨,风筝在柬埔寨语里也包含“鹰” 的意思,这与中国古代称风筝为 “纸鸢”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聪明伶俐的高棉人将中国的风筝改造为更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柬埔寨风筝,从那时起,放风筝成为了柬埔寨人的传统。拔婆跋摩一世统治时期的石刻碑文显示,风筝常与柬埔寨《罗摩赞》 及摩诃婆罗多的故事这两部经典作为贡品敬奉给婆罗门教的神仙。柬埔寨传统风筝的类型主要有竹哨风筝或称为普农风筝、鹞鹰风筝 、 口袋风筝、无尾风筝、铃铛风筝、刺绣风筝等。竹哨风筝比其他类型的风筝更具有代表性,它的体积较大,只有成年人才能够放飞,竹哨风筝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成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们之所以将这种风筝称为竹哨风筝,是因为风筝头上装有一个竹哨,风筝在天上飞舞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为节日时朗诵柬埔寨古代五言诗、六言诗或七言诗做伴奏。

鹞鹰风筝通常在收割季节结束后,由小伙子或孩子在凉季来放。不过年轻男性也喜欢在女性的房子的周围放风筝来吸引他的伴侣,并吟唱情歌。

风筝节的形成与农业生产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公元前400年,高棉人的祖先就制造出了竹哨风筝,并在收割季节的放风筝仪式上升放。古代高棉人存在的祖先信仰,使他们形成在雨季到来前祭拜祖先神的传统,祈求风调雨顺,以便粮食获得好收成;而在收割季节结束后,就举行放风筝仪式,来表示对祖先神的感恩,感谢祖先神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成。那时期的风筝,支架由竹子制成,风筝表面布满树叶,像席子一样编成。扶南时期 (1—6世纪) 柬埔寨的农业在水利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扶南在宗教、文字和艺术方面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放风筝的传统得以继承,并且源于对祖先神和婆罗门教的信仰,高棉人用放风筝仪式来报答祖先神和风神帮助他们获得了好的收成。

在扶南时期,柬埔寨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因此风筝常常被视作女王或者母亲,而普农风筝也被人们称为 “母子” 风筝, “母” 即代表女王, “子” 则代表臣民。

真腊时期 (7—8世纪) ,柬埔寨的水利设施更加发达,在河口修建了较大规模的城市,农业发展更加良好,因此高棉人举行的放风筝仪式也比扶南时期隆重得多。

但在真腊晚期,政治动荡,真腊被分成了水真腊和陆真腊,整个国家也陷入到爪哇人的统治当中,人民生活不得安宁,放风筝仪式也停止了。

吴哥时期是柬埔寨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阇耶跋摩二世将高棉子民从爪哇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一时期由于正确的水利政策,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婆罗门教和佛教在全国盛行。据中国元代使节周达观的记述,吴哥时期柬埔寨人在一年里可以耕种3~4次。由于农业的发展,放风筝仪式成为一个每年举行的重要王家仪式, 按照婆罗门教的传统习俗, 高棉国王在每年雨季的开端举行御耕节,来祈求土地神开启农耕季节。而在旱季来临时则举行放风筝仪式,来表达对风神的尊重和感恩, 感谢他给人间带来了好天气, 为农民们收割作物创造了好的条件。

而据柬埔寨发现的石雕也表明,在吴哥时期,风筝曾经作为一种贡品贡奉神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