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访者在世界各地旅游,其吃喝排场之铺张、浪费之巨大、席间之喧哗嘈杂,令外人咋舌。由此比较我们的出访人员在国外“吃请”的情况,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各国民俗、民情。可供我们今后在饮食方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参考。
美国人请客
美国人宴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铺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用度,关系亲密的亲朋挚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美国人的食品因地区、民族不同而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汉堡包、“热狗”、馅饼、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鸡等都是风靡世界的食物,但美国人待客的家宴则是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的。
通常的家宴是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炒饭、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生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
美国人将宴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乡间别墅共度周末作为一种交友方式,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答谢,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吃完饭后,客人应向主人特别是女主人表示特别感谢。
有一次美国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请中国访问学者吃饭。当时,电话说参议员要约一个方便的时间,请她共进午餐,并约定派专车来接。约会前夕,秘书来电话,说是为了订明天参议员的午餐,希望知道她选择哪种三明治(他报了几种名字,无非是火腿、火鸡、奶酪、牛肉……),语气十分慎重而客气。次日,参议员的司机如约来接客人。到达后,秘书已在门口迎接,这位中国访问学者是惟一的客人,荣幸地受到了贵宾待遇。不过吃的内容,真的就是一盘事先预订的三明治和少数几样供选择的饮料。原来生活简单朴素、饮食节制,是那位参议员一贯坚持的原则。
一般说来,美国人对请客吃饭比较随便。约会交谈经常约在午餐时,因为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地点大多在本部门餐厅,丰俭不一,大体适中。
英国人请客
一次,中国学者去访问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时间约在下午4时。但是到剑桥后,那位教授说,他要主持一场报告会,而报告会临时提前了,因此在会前谈话时间太短,如愿意,可以参加报告会,以后再同他讨论。会后,那位剑桥教授又说,他按计划要请两位报告人吃饭。饮食非常简单。
在伦敦一位“中国通”请吃饭,他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资深教授。他常去一家中国餐馆,凡有中国朋友来访大多请到那里。他一进去就用广东话点菜,菜肴相当地道,但是“少而精”,七分饱而已。
到了苏格兰和威尔士,访问对象也是大学教授,不但被请吃饭,而且颇为丰盛。那位教授曾在美国留学,说是受了美国人的开朗性格的感染,决心要改变英国人的矜持作风。
法国人请客
到法国,交谈几乎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的。法国的食文化与中国齐名,文化人对于美食的爱好,也跟中国有共通之处。巴黎每一条街都餐馆林立,门面多半不大,但装潢各有特色。那些教授几乎每人在附近都有自己经常光顾的餐馆,不同档次、不同规模,菜几乎没有重样的,都精致而可口。而且每人都是点菜行家,知道各家餐馆的拿手特色,所谓“少吃滋味多”也。有时谈得投机,意犹未尽,接着再到另一家咖啡馆喝咖啡,又是一番情调。
然而说话声都很轻微,餐厅不见大声喧哗者,更从不暴饮暴食。
中国人在德国餐厅
德国人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 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如与他们共进餐馆,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自已要的饭菜必须吃光, 也要用面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头舔光盘子的场面也司空见惯。
我国一代表团访问德国,我驻德机构为欢迎国内客人,在饭店设晚宴招待。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点的菜比较多些。
代表团用餐时,邻桌有四位德国老太太也在用餐。每上一道菜,服务员即为她们分成四份,吃完了再上一道;所上的菜都这样分吃完。同时,她们也注视着我国代表团的餐桌。
我国代表团吃完饭将离开,四位老太太走了过来说话了。由于我方不懂德语,无法交流。后来一位老太太讲了英语,才有人听懂了她们的意思:说还有那么多菜未吃完,剩下得吃光才能离开。我方成员向她们解释:饭菜已付钱,而且也吃饱了。
她们还是不依不饶,而且有点恼意了。其中一位老太太打了电话。不一会,来了四位穿制服的人,对于我方开了50马克的罚单,理由是:浪费资源,违反了本市法律,按章处罚。
上述这些事实说明:现代发达社会是节约型社会,欧美公民的节约意识都很高;欧美公民都自觉遵守法律,并且互相监督和帮助。
中国人在加拿大访友
在加拿大,人们在各种公共场所交谈都是轻声细语。几百人在自助餐厅用餐,没有人大声喧哗,饮酒时不劝酒、不斗酒,尊重各人的意愿。比起目前中国人请客吃饭时的喧闹、大声说话、强迫似的敬酒、劝酒、拼酒、斗酒甚至发酒疯,实在令人脸红。
加拿大人真正做到助人为乐。公寓有两道玻璃大门,每次进去,只要里面有人,他们就会主动为我开门。大学生在餐厅打工、端盘子、洗餐具等,并不觉得没面子、失身份。服务员和顾客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礼貌待人。住了半年多,未见有吵嘴和打架的事情发生。
阿富汗人待客
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这里招待客人十分诚恳, 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那才是礼貌。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 对方会不高兴。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文莱人待客
吃多吃少,随你便,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
印度人待客
“我吃饭,你付钱。”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馆,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常常会被这种场面闹得啼笑皆非。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你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瑞士人请客
吃定量,多吃自费。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细算,节约成风。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高层活动,一日三餐固定供应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费供应一茶。 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国内外客人一视同仁,概不例外。 先订“协议”后吃饭。
澳大利亚人待客
与澳大利亚人共进午餐要特别注意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如果你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一般情况下,你提议喝酒,通常由你付钱,不可各自付钱,除非事先说好。
吃多少要多少,严格“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