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时类
春节 正月初一凌晨,各家放鞭炮,敬天地、家堂、祖宗。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早晨多吃汤元,或泡饭、糕点。农村凌晨敬土地。友人相遇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好”。初一至初三,不新烧饭菜,初四下河边淘米洗菜谓之“开生”。初一,不扫地倒水,不动剪刀针线,不能打碎东西,不准小孩讲不吉利的话。
初二商店敬玄坛。中青年到岳父、娘舅、姑姨等长辈家拜年。初五为“财神日”,家家“接财神”,放鞭炮,商店还举行传统的敬财神仪式。
春节期间,青少年喜欢“打钱堆子”,“滚铜下跪”。农村爱看戏,听说书,读唱本。玩麒麟、玩龙灯、拉洋片、捏糖人、卖各式玩具的走街串巷。城乡皆有借春节大搞赌博活动的。建国后,人民政府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年前安排市场供应,救济军烈属、困难户,城乡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组织花担、花船、龙灯等传统文娱形式给五保户、军烈属拜年,机关单位举行团拜,看望退离休干部。电影院、剧团组织春节文化专场。儿童、老年人多在家看电视。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元宵节吃元宵、赏灯成为传统习俗。十三为“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在食物上有“试灯元子落灯面”之俗。建国前,县城集镇每逢灯节,各家带着小孩和各式彩灯,齐集闹市,互相观赏,配以龙灯、花船等。1980年,天长县城举办首次“元宵灯会”,由文化部门和县直党委会负责筹办,各机关单位制作各式灯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白塔河水面燃放荷花灯,四乡八镇、外地游客赶来看灯,盛况空前,此后相沿不衰。
清明节 这天,各家门前插柳,妇女喜戴柳球,早晨吃烧饼,中午备菜饭祭祖先或去墓前祭扫。建国后,祭奠日少,多数修整墓地,上坟凭吊。机关学校,群众团体,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和烈士墓祭扫,敬献花圈,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 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吃粽子已成传统风俗。粽子有实心,有包馅,馅子有咸瘦肉、火腿、红枣等。各家门头插菖蒲、艾,悬挂钟馗像辟邪。儿童背艾叶虎,穿虎头鞋,围绣有“五毒”(蚊、蛇、蝎、壁虎、蜈蚣)的兜子,腕系彩线扣银铃索子,颈挂彩络咸鸭蛋。跳判(由人扮演判官)的挨门逐户舞跳。道士送“端午符”。
正午时,合家聚餐“躲午”。饮“雄黄酒”时,将沉淀的雄黄在孩子额上画“王”字,耳朵、手臂也抹一些,意在驱避“五毒”。午后,本县曾有赛龙舟的习俗。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农村谓之“鬼节”。这天和清明一样,须祭祖。旧时,县城和各大镇从这天起至七月底,群众集资,每晚在街道上请僧道做“盂兰会”,超度“孤魂野鬼”,夜间放荷花灯。此俗建国后消亡。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旅外的尽可能赶回来吃团圆酒。煨鸭子、煎藕夹是中秋节的传统菜肴。晚间,在室外设香案,供月宫嫦娥像,陈列月饼及鲜藕、菱角、鸡头苞(芡实)、毛栗、石榴、芋子、毛豆荚等。有的小孩点“月宫灯”、“走马灯”,并以瓦片垒“宝塔灯”。全家对月跪拜,谚有“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敬月后,分食月饼,如有人在外,即留一份或寄去,表示团圆。
“文化大革命”后,敬月活动已少见。但亲友间互赠月饼、礼品的习俗仍流行。
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简称“重阳”,古有佩茱萸登高的习俗。面饼店以秈米粉蒸方糕和捏成的小羊,并制彩纸三角旗子,名“重阳旗”。出售时,羊、旗、糕全套,供不应求。次日农民和菜农将旗插在田头、菜园,以驱逐鸟雀。此俗如今已少见。
冬至 俗称“过大冬”,农村正是农闲季节,故敬祖先的菜肴比清明、七月半要丰盛得多,往往忙到天黑才祭奠,故有“早清明,晚大冬”之说。
腊八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本是寺庙礼佛之举,也是本县传统风俗。这种粥,考究的除糯米外,还加红黑枣、蜜枣、白果、莲子、芡实米、菱角、胡罗卜等。抗日战争前,北观尼姑将腊八粥挑到四门街上卖给小孩吃,经常供不应求。目前,少数家庭仍有吃“腊八”的习俗,花式不全,只是应景而已。
送灶 “文化大革命”前,天长多数人家供灶神,也称“灶老爷”。神像两边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为送灶日,即送灶神上天“汇报”。送灶前数日,尼姑庵向各家送灶疏,收者给钱。送灶时在灶神前供一碗糯米饭,上插蜜枣、红黑枣、桂圆、白果、花生、莲子等果品,名为“灶饭”。还供有灶糖(麦芽糖),意在将灶神嘴粘住,防止上天后乱说。敬神后,将纸印的灶神像烧掉。除夕,买新的灶神像贴上,是为“接灶”。“文化大革命”后,此俗消亡,吃糯米饭的习俗仍有。
谚有“进了腊月门,年事忙煞人”,各家及早购买春节物品。送灶后,年事更加繁忙,各家掸尘,打扫室内外卫生,赶制新衣,穷人家亦缝补浣洗。洗澡、理发、蒸各式糕点,直至除夕。
除夕 农历年最后一天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家家忙贴春联,象征除旧更新。室内张贴年画,布置一新。除夕中午祭祖先,俗称“家祭”。旧时,各家有“神主龛子”,都敝开龛门,挂祖先遗像。“文化大革命”中,神主龛子,祖先遗像都被毁。目前,少数人家“家祭”仍在举行。
旧时,“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除夕,店主、地主、放高利贷者都提着灯笼,上门讨债逼租。穷人无力偿还就躲债。建国后,各级党政部门,都在除夕前几日看望军烈属、五保户、慰问驻军部队,给离退休干部送慰问品。生活困难的给予救济。
除夕晚,全家团聚,饮酒吃年夜饭,俗称“吃守岁酒”。中上之家堆盘满桌,菜肴丰盛,饭要多煮,一般吃到年初四才“开生”。由于蒸有糕点、粉团、子孙饼子等,加之菜肴丰盛,故春节期间吃饭不多,俗称“年饱子”。现在城乡讲究新鲜饭菜,只有少数人家沿习旧俗。
吃罢守岁酒,家庭主妇忙搓元宵。诸事停当,围炉“守岁”,讲故事、拉家常、吃煨好了的“长生果子”。从1982年起,几乎家家户户团聚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到凌晨,鸣放鞭炮后睡觉,俗称“睡元宝觉”。醒后吃糕再说话,叫做“开口糕(高)”,取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