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还留有与石榴有关的故事,比如秦桧识偷榴吏的故事;比较有名的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事:沈东老好客,结果迎来了回先生的光临,回先生大醉之后,用石榴皮在墙上吟诗一首,苏东坡后来路过此地,也用榴皮续诗,传为佳话。这则故事在宋人陈鹄的《耆旧续闻》、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阮阅《诗话总龟》、苏轼《补注东坡编年诗》、陈葆光《三洞群仙录》等书中均有记载。宋代文人还喜欢将石榴萱草连用作诗,石榴有多子的寓意,萱草是宜男人的象征,二者都是在仲夏开花,所以宋代有许多出现“萱草石榴情更多”之类的诗句。石榴作为友人间互相赠答的题材在宋代也有一个高潮,“榴”与“留”谐音,古代士人喜欢宦游他乡,与亲友离别,看到榴花便想起故园,所以石榴又成思乡人的寄托之物。总之,石榴在宋代时期的整个文学作品中,无论被借喻还是隐喻,都体现出一种特有的“石榴文化”。
到元明清时期,有关石榴意象与题材的文学作品还在继续增加,元代人还将石榴花作为曲牌名。据《广群芳谱》和《古今图书集成》等文献统计,这个时期以石榴为题材的元诗有21首,元词1首;明诗有95首,文2篇,词2首;清诗有225首,文5篇,赋5篇,词22首,数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内容上看基本上也以赞美石榴为主题。
元朝马祖常的《赵中丞折枝石榴》:“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元格的《榴花》:“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庭中怱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明朝李小渔的《旅居遣兴》:“梅子黄时雨不休,炊烟低只傍帘钩。老蛙深坐怒何事,笑倒一枝红石榴。”
明朝杨升庵的《庭榴》:“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历代记载石榴的典籍也颇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不仅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引种石榴的史实,还对石榴的栽培技术以及药用功效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历代还留有不少以石榴题画的作品。宋人陈深《题钱舜举写生五首》之一的《石榴》开创了题画石榴诗的先河,元代马祖常的《赵中丞折枝石榴图》、傳若金的《题画石榴》、以及王恽的《宋徽宗石榴图》等,包括以石榴为吉利寓意的经典画作《榴开百子》、《三多》、《华封三祝》、《多子多福》等,表明这时期以石榴为题画的热潮逐渐兴起,并一直延续到清代。
民间还有“石榴裙”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梁元帝在《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由此而来。古代妇女着裙染色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因此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唐代还留有许多写石榴裙的诗句,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韦庄也有诗:“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等,石榴裙一直流传到明清,仍然受到女性的喜爱,《红楼梦》里亦有大段的描写。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则来自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传说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和王母祠等地广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就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杨贵妃酒后双腮绯红醉态妩媚,唐明皇常将杨贵妃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过分宠爱杨贵妃而不理朝政,大臣们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直到唐明皇闻之下令所有文武百官见到杨贵妃一律使礼,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走来无不纷纷下跪,因杨贵妃身着石榴裙,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在历朝的民俗中,石榴代表着美好事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北齐书·魏收传》载:文宣帝带着一帮官员为侄儿安德王相亲。到女方家,女孩母亲宋氏亲自端着一个放着两只大石榴的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到皇帝的案上。皇帝拿起石榴反复观看,问诸人皆不知何意。此时皇太子的老师魏收说石榴丰硕多子,荐献石榴是期望安德王多子多孙,金枝繁叶。皇帝听后大喜。从此以后,订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时互赠石榴的风俗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常有石榴剪纸,称作“榴开百子”。清朝有文献:“送采定之妇,纱罗衣着,伴以榴花艾叶九子粽,谓之缀莭。亦送嫁女及新婿。”可见婚嫁时石榴是必带之物已成风俗。
农历五月正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因此五月又称“榴月”。“榴花红似火,火红似朱砂”,朱砂色有驱邪之称,因此民间有“榴花攘瘟剪五毒之说。顾禄在《清嘉录》记载:“五日俗称端午,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五景。”《长元吴志》有载:“端午簪榴花艾叶以辟邪。”可见端午时佩戴榴花已成风俗。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端阳日以石榴花葵花菖蒲艾叶黄栀花插捅瓶中,谓之五端,辟除不祥。”从中可知榴花不但插头上,还插花瓶里。
到中秋,恰逢石榴成熟的季节,火红的石榴又和十五的月亮一样,成了团圆的象征。民间还有中秋之夜祭月以石榴作供果的习俗,借石榴的吉祥之意以求月神赐福。
石榴除了观赏和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御饥疗渴,解醉止醉。《名药录》中记载:疗下痢,止漏精。石榴的果实、种子、果皮、根皮、花、叶、均可入药。石榴花可治疗妇人带下、腰酸乏力、赤白痢下,石榴皮是一味效果显著的收敛止泻药,并有止血的功效,石榴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石榴果实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治疗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脏病以及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等都有显著的疗效。民间有关石榴的偏方和验方多达百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