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pg电子下载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史海钩沉:“古城黄龙府”农安的千年辽塔

史海钩沉:“古城黄龙府”农安的千年辽塔-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作者:不详来源:吉报调查2023-03-13
史海钩沉:“古城黄龙府”农安的千年辽塔

农安古塔,据《吉林旧闻录》记载为辽圣宗(耶律隆基)时期所建。根据五三年农安修复古塔时发现文物中的陶瓷,近代考古者分析,确系辽代瓷器,肯定了建筑时代。从辽代的塔形与农安塔形比较,并考据光绪年间,武进屠所著中学地理教科书,均系辽时所建。

农安古塔的名称很多,从表明建筑时代称为“农安辽塔”;从宗教的角度称为“农安佛塔”;也因建筑较为古远,而称为“农安古塔”。俗称有“农安宝塔”、“隆安塔”、“龙湾塔”等。

佛塔起源于印度,为埋藏舍利(身骨)经卷等而建筑的。塔,也称“浮图”(浮屠)。(浮图是佛教用语,一般多指“佛塔”有时也指“佛寺”、“和尚”)如韩愈《张中丞传序》:“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句中的“浮图”,指的就是“佛塔”。

塔的样式很多。有圆形、方形、多角形、庙宇形等等。(详见朝阳城南塔、宁城县大宁故城塔、锦县大广济寺塔、奉天塔湾的无垢净光舍利佛塔)。塔的躯体一般分为塔基、塔身、塔刹(塔顶)三个部分。建筑形态各异,塔层多少不等,千姿百态的“佛塔”均具有各个时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农安古塔,建筑在吉林省农安县城(辽黄龙府地)。位置在现在农安镇宝塔街(西街)。

农安古塔的周长据有关资料记载有四十米,但在民国十年(1926年)和伪康德三年(1936年)两次量测只有二十五米。塔的基地东西十三米,南北十五米,高度一米五十。塔身的基部伪满时期推测直径有十五米,测量有结果:东西直径只有八米,八角十三层,现在能够辨识的不过九层,塔的全身从前认为是砖砌的实体,因为伪满康德三年做了一次验测,由塔的东南面向塔的中心凿一个大约五米的洞,证明了它是砖砌实体这一论点。其实在二十五米高度的地方,塔身里面是一个砌成的砖室,这是一九五三年修复古塔时发现的。

这座古塔是用精制的体形不同的砖、瓦建成。使用的青砖,也称为淋浆砖,是用过滤的黄土烧成的。大型青砖长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厚八厘米,大型檐砖长五十二厘米,宽二十厘米,厚八厘米,建塔迄今已近千年,仍然质硬坚实。建塔时也使用了不同样式的精制瓦。如平瓦、卷筒瓦、猫头瓦(瓦当)、水纹瓦、飞翘瓦等等。

农安古塔在一九五三年修复时,它的形体已成为棒槌形了,从基础的地面到塔身第一层的垂直线各边的长度,均为四米五十。塔身第七层以上有的部分已酥粉闪裂,砖瓦脱落,七层以下,也有少部分脱落的残痕。塔身第一层下面有佛龛。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都是凹字形砖砌佛龛。佛龛上壁是椭圆形的拱斗,佛龛上端左右是横式匾额。最为完整的是东北一面,其余三面虽有脱落,但佛龛样式尚清晰可辨,东南西北四面是垂直的砖壁,八面还修有八个壶门。

据考古家认为:这种在塔身上砌有四门四佛并挂有匾额的建筑样式,在辽塔中是很少见的。塔刹在一九五三年修复古塔时早已倒塌无存了。古塔虽部分塌落闪裂,仍然高峭挺拔,直插云霄,离城十多里就可以望到它的巍然屹立的雄姿。它是农安古城的标志和象征,把这座古城点缀、装扮得分外庄严美丽。民国十五年张翰卿曾写了一首描写农安古塔的回文诗:

天参碧影立边城,塔绕祥辉日射晴。

巅插摇空擎柱直,势撑高处遏云行。

悬光倒挂斜阳晚,薄练飞腾暮霭经。

烟锁铃兮雨濯镜,年轻世代几迁更。

(“回文”也写“迥文”倒念也成诗文)。

建塔以来有关“古塔”的“牛拉塔”“金马驹”“压龙脉”种种民间传说,代代流传,抒发了人们抚今追昔,瞻仰古塔、热爱古塔的深切情感。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率兵征渤海,四月夜围扶余府。次年春,攻破扶余府。继而进兵渤海王城忽汗城。灭渤海后,班师回到扶余府。七月太祖病,崩于扶余府。从此,辽把渤海的扶余府改为黄龙府。

据《辽史》所记:“天显元年甲戎,次扶余府,上不预。是夕,大星陨幄前。辛已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上谥升天殿。”又记:“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行宫在扶余城西南两河之间,后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余为黄龙府”。

北宋政和元年,辽天庆元年(1111年),辽的政区设置,分上、中、西、南、东京等五个道。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为政治中心。黄龙府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黄龙府统五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是辽的政治军事重地。

在军事上,黄龙府都部署司统领信州彰圣军、宾州怀化军节度史、盖州观察、清州建宁军刺史、雍州刺史、祥州瑞圣军节度史。这些军都屯兵于黄龙府附近。

在职官上,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以北院大王耶律仙童知黄龙府事(即黄龙府的府官)以原知黄龙府事耶律勤札为南院大王。从统领掌管黄龙府的主要官职之大,亦可知黄龙府在行政管辖方面的重要。

从《北盟会编》中知道,黄龙府是契丹的东寨。当契丹强盛时,虏获不少异国人,有渤海、高句丽、女真等十几个民族,把这些异国人全部迁移到黄龙府。由于各族杂居,各国人言语不能互相通晓,都用汉语沟通,方能辨别。可见当时黄龙府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镇。

从重大兵事上看,辽灭渤海首先进兵攻占了扶余府(即黄龙府)。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同辽兵几次会战于黄龙府东北的混同江(松花江),女真大败辽兵。辽天庆五年(1115年)春,辽遣使持书与女真和约,阿骨打复书提出条件,叫辽把黄龙府迁到别地(就是把黄龙府这座城池让给女真),然后议和。辽没接受这个议和条件,秋九月黄龙府终于被女真攻破。说明黄龙府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公元926年到1115年,辽的古城黄龙府经过了189年的历史。

北宋徽宗五年、辽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于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

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金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

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置利涉军节度史。据《金史》记载,金所以把辽的黄龙府改为济州,是因为金太祖阿骨打率领兵将,欲南渡混同江(松花江)攻取黄龙府。因水深无舟,命一人在前边探导,乘赭白马涉水,按他鞭子所指的方向而行,众兵跟随,水深将到马腹,乃过江攻入黄龙府。使人测所渡之处,水深不得其底。大军涉水过江,无船而顺利涉过,乃改府为济州,置涉利军,意谓涉水过江有利也。

金大定三十九年(1189年),因济州与山东济州同名,又改名隆安,亦作加安,俗名龙弯(今日农安之名即由此而来)。

金贞佑初,隆安由州升为隆安府。金的政区设置有二十个路,隆安府属上京路(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子)。之后,有故辽人耶律瑙格聚众十余万于隆安,自为都元帅。金派兵来攻讨,被耶律所败,并遗使投靠依附元太祖。

金天兴三年(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进攻下,金灭亡。

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陆续灭西辽、西夏和金。据记载,金末,金将蒲鲜万奴割据辽东,蒙古出师讨伐,生擒万奴,师至开元(今辽宁省开原县城),开元之名始见于此。另据《满州源流考》所述,开元本金上京境内之地,元兵至此,遂平定其地,因为上京一带俱已残毁,所以在金天兴三年(1235年)蒙古改建开元路,将开元路的路治移在隆安府。

开元路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北抵黑龙江口,南到朝鲜,东北部边境,东至海。开元路隶属辽阳行省,路下辖有府、州、县。

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至正二年(1432)年,开元路治所由隆安府移到咸平(今辽宁省开原县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入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明洪武八年(1375年),农安属辽东都司的三万卫(与开元路管辖区域同),到永乐元年(1403年)属奴尔干都司(都司下设卫,卫辖千户所)当时的农安属亦东河卫,农安在当时叫龙安站(只是个驿站)。明末属蒙古科尔沁部,农安成为游牧之地。

清初农安属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郭尔罗斯萨克公以其游牧之地招流民垦种。

嘉庆五年(1800年)和蒙王订立借地养民之约。道光七年(1827年)开始放荒,陆续从山东、河北、辽宁迁民到农安一带垦荒。由于人口日增,农牧业发展,购销旺盛,交易频繁,于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在古城的遗址上又重新建起了城地。在创设之始,旧城址四周隆起,中洼,十字街一带水深尺许,芦苇丛生,商户经营其间,须垫高数尺,方可建屋,出放街基,逐渐构成个城镇。按元时自将开元路治从农安迁到咸平后,由于兵事频繁,城市残破,废弃三百多年,已成一片荒芜之地。

光绪三年(1877年)夏,劝商民掘壕筑土围。光绪八年(1882年)于农安城分设照磨,隶属长春厅。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农安县,属长春府,由此农安城成为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光绪十六年六月建成农安县城,筑有土城墙,周围约七里。有四门:东叫□□门,南叫阜财门,西叫宝积门,北叫藏富门。还设有小南门、小西门、小东门等三个小门。光绪二十五年夏,重挖城壕,二十七年春续修城墙及炮台,上做垛口。二十八年夏修整街道,街道成十字形,分东、西、南、北四街,西街商业最盛,南北二街次之,东街地势低劣,多是住户,只有小本营业数家。

农安县地处松嫩平原,有一望无垠的肥沃农田和草原,出产的大量农产品和牛马猪羊等大都在县城里集市,交易范围广阔。手工业有织布、酿造、油场、磨场、皮革、窑业等。到民国至伪满初期,县城的手工织布业者达一百三十二家之多,有织布机一百六十八台,除供本县居民用以外,一部分销售于扶余、乾安和郭尔罗斯前旗等地。县城有工商业者三百六十八家。据有关资料所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县城人口总数为一万四千余人。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县城有四干多户居民,人口二万五千余人。小学校六所(其中一所女校),中学一所。在贸易方面主要向长春(伪满叫新京)和德惠输出大豆、高粮、小豆、绿豆、玉米和牛马骡子,特别是农安的马和骡子驰名东北三省。

根据查到的史料,综上所述,从公元前221年,扶余建立都城到伪满后期,古城农安具有2166年的悠久历史。(吉林日报社出品,策划:姜忠孝,执行主编:于悦,编辑:于悦)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