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这个名字的最初使用与项羽、张耳、陈余三人有关。在历史上使用情况如下:
先是,张耳陈余跟从陈王(陈涉)时,说(shui)武臣自立为赵王。
后李良杀武臣,张耳陈余逃出跟从项羽,求得赵国后人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张耳陈馀列传》)
秦将章邯引兵来犯,张耳与赵王歇逃入巨鹿城,秦将王离将城围住。众家诸侯虽来巨鹿救赵,但都做“壁上观”不敢出战。独项羽悉引兵渡河,破釜沉舟,打败章邯,解了巨鹿之围。于是赵王歇复居信都。
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因属下多人为张耳说好话,“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史记》)
“分赵”即将赵国拆分。所以,《大清一统志》记曰:“项羽改(信都县)曰襄国,盖以赵襄子谥为名也。赵歇为赵王,张耳为常山王,并理信都。”
因陈余在巨鹿之战时,观望不救,张耳为此与其结仇。更因他对因不从项羽入关,只封他环南皮三县(徙赵王歇王代,都代县)不满,两个月后,暗地联系齐王田荣,起三县之兵,打败常山王张耳。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立陈余为代王。
张耳败走,跟从汉王,汉王厚遇之。汉三年,韩信追杀赵王歇(于)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都襄国。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
晋·永嘉六年,石勒建都于襄国。至季龙时,徙都于邺,时邢台置为襄国郡;石氏灭后罢之。
南北朝时期周武帝,在此置襄国郡。(按隋书《地里志》齐废易阳入襄国,置襄国郡;《元和志》作周武帝改襄国郡,盖齐置郡于易阳,周始移于襄国也);
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邢州,大业初复为襄国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邢州。之后再没有用过襄国之称。
所以,襄国实为邢台历史上的另一个称谓而已,并非有一个诸侯王国称为“襄国”。
史书、地方志记载襄国故城(即项羽改信都县为襄国时的故城)“在邢台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