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pg电子下载 > 民族风情 > 客家民俗 拾骨葬

客家民俗 拾骨葬-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4-14
客家民俗 拾骨葬

拾骨葬,俗称“捡骨”,是一种二次葬的葬礼活动,在远古的百越族已采用,流行于客家族群、闽人,闽南人、广府人、中国南方、台湾、琉球、东南亚部份地区。

在亲人死后,将其尸体埋入土中,待其尸体腐烂后,把骨头依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取出,擦净,再按从脚到头的顺序放入坛子(当地人叫金罐)中立式贮存,又重新埋葬的一种葬法。这种葬仪与移民文化有关,迁徙者可将先人遗骨带回故乡或新的居住地。

在客家方面,这与客家人的起源有关。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他们期盼总有一天能回到家乡,让祖先落叶归根,所以把骨头收集起来。

英国人类学者弗里德曼(freedman)曾有一个着名的观点:“在风水的逻辑中,骨是世系继嗣的象征。如果没有骨骼,人们就与祖先恩惠最强有力的源头彻底脱离。”日本人类学者濑川昌久亦认为,祖先的骨骸与子孙乃一气相承,“气”通过骨骼而得以形象化,“气”以骨为媒介,故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能得到祖先墓地风水的好影响。“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了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与希望在现实环境中寻得好影响的风水习俗,实现了联结”。“在汉族的继嗣观念中,祖先的骨骸是关于世系继嗣的具象性代表物,对于子孙来说,它的存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这种观念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客家的二次拾骨葬,客家人称为“捡骨葬”、“金罂葬”、洗骨葬”的二次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法。

考古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有多人就是二次葬。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捡骨葬习俗。可见,拾骨葬在古代曾普遍流行,待周礼兴起之后,提倡“入土为安”,将重新起葬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这种葬法在汉族中逐渐消失。但在少数民族中多有保留,南方的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畲族,都有二次捡骨葬习俗。此外客家人也盛行此方式,其原因,一说是受少数民族影响,一说是长期迁徙的需要。客家人经常迁居。为了不抛弃祖先的遗骨,因此在逃亡或移民时一定将遗骨带走。于是客家人就产生了洗骨改葬和信风水的遗俗。

二次拾骨葬基本操作形式是: 先用棺木土葬死者,过了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挖墓开棺,要请检骨师将先人骨骸取出。拾骨,也叫捡金。准备的葬具叫“骨甏(bèng)”。遗骨拂拭曝晒之后。由下而上,依趾、足、腿、股、脊、胸、手、头的顺序装入名为「金罂」的陶罐中,盖上圆盖,再修永久性葬。埋葬在风水好的地方。以前,老人去世下葬到一定的年限,都要检筋骨的,后来解放了,就不兴这样的风俗了。

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洗骨文化圈里诸民族所采行的洗骨文化,基本上均为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古百越族所分布的华南地区。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