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咱们翻回头,再说说圆明园。其实, 圆明园当初只是畅春园的一个园子而已。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一时高兴,把这个园子赐给了第四个儿子胤禛, 即后来的雍正皇上。
康熙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四儿子,不但赐园,而且亲自起名“圆明园”,并给他题写了匾额。为什么叫“圆明园”?因为“圆明” 是雍正的法号。
众所周知,康熙的晚年,几个儿子之间为了争夺储位打得你死我活,雍正属于为人谨慎之人, 老爹赐给他一个园子,已经显露出对他的厚爱,但他不敢造次, 招惹其他兄弟对他的忌恨,所以在老爹活着的时候,圆明园基本没有大动,更没有向外扩展。
直到老爹康熙咽气,雍正正式继位,也就是康熙赐给他圆明园的15年后,即雍正三年(1725年),才开始对圆明园大规模地扩张和修建,使这座园子由原来的600多亩,扩大到3000余亩。
雍正也效仿他老爹,圆明园扩建后,他也在此“避喧听政”, 在园子的南部建了宫殿和衙署。这里不但是他休憩游玩的地方, 也是他处理日常政务朝会大臣, 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圆明园幽静的环境和秀丽的风光,让雍正流连忘返,按他的心气,还想不断地扩大园子的面积,但他在位时间很短,归里包堆才13年,所以再有心扩建圆明园,老天爷也没给他时间。
圆明园的真正大规模的扩建, 并成为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皇家园林,还得说是到了乾隆爷这儿才搞定的。
清朝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 有他爷爷和父亲近百年打下的基业,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在乾隆朝的前期,国库充盈,有的是银子让他折腾。加上乾隆爷又是风流才子,而且在位的时间长达60年,并且活到了89岁,是中国寿命最长的皇上,所有这些都让他有资本来折腾。当然正是由于他的好大喜功,才“成就” 了世界闻名的圆明园。
史料记载,乾隆十年到十六年,在圆明园的东侧,康熙朝明珠的私人花园原址,建成了长春园。乾隆三十二年,又将康熙皇上所赐的熙春园(今清华大学西部)并入圆明园。乾隆三十五年, 将园子东南的大学士傅恒的赐园, 定名绮春园。乾隆四十五年,将皇亲赐园淑春园改名叫春熙院(今北京大学的北部),归入御园。这样一来,圆明园实际上是“五园” 中面积最大的园子,占地面积达到了约7000 亩。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众所周知, 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主要说说圆明园和“三山五园”的关系。
五
圆明园当时的地位比避暑山庄要高,内务府专门有掌管海淀皇家园林的官员,管园的大臣主要负责管理“三山”和圆明园、畅春园。
到乾隆朝,因为皇上不把畅春园当回事儿了,所以对畅春园基本不管了,内务府的官员主要掌管的是“三山”和圆明园。但乾隆爷活着的时候又建了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院等园子, 这些园子当然也归内务府的官员管理。
正因为如此,在道光年间, 人们说到海淀一带的皇家园林时, 也归纳为“三山五园”。
“三山”指的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
“五园”指的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院。
这么一看,当时的“三山五园” 是不重叠的,换句话说“三山五园” 加到一起是八个园子。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从皇家园林的属性来说,其叫法是合理的。
但是到了“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对海淀皇家园林进行疯狂的掠夺和焚烧之后, 人们对原来“三山五园”的特指, 逐渐变成了泛指。
为什么呢?
因为被八国联军掠夺烧毁的并不只是圆明园和“三山”,其他有名的皇家园林也未能幸免, 咱们前文说了连已经衰败的畅春园也被他们焚毁。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国库空虚, 入不敷出,没有钱来恢复这些焚毁的园子,所以有些园子焚毁后, 就没有机会再起死回生。
但是,海淀皇家园林的“三山五园”已经被北京人给叫出去了,北京人妇孺皆知西郊有“三山五园”,尽管具体哪“三山” 哪“五园”并不见得说得出来, 但都知道有“三山五园”的说法。
“三山”好办,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五园”怎么归类呢?很长时间专家的说法不一。
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几位有权威的专家撰文,提出了“五园”的说法,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首肯,“五园”定为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
这种说法看起来有些重复, 但山归“山”,园归“园”,也能说得通。经过二三十年的通用, 现在“三山五园”也已经约定俗成了。
其实,当时长春园、绮春园已经修复,但经过有关专家研究, 决定这两个园子就不单设公园了, 而将其划归到圆明园里,统称圆明园遗址公园。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三山五园”的说法,只能说是对海淀地区皇家园林的大致描述,或者说是泛指,并非具体指某一个园子,如果真是这样,您现在上哪儿找畅春园去?
但是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 我们应该知道现在“三山五园” 形成的脉络,了解原来的“三山五园”,是哪“三山”,哪“五园”?更应该知道您现在游览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实际上是三个园子, 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
作者介绍
刘一达:老北京人,笔名达城,著名京味儿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